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金融有着较强的政治属性,党的领导是金融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强大优势,是战胜任何风险得天独厚的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人提出金融工作要围绕党的工作重心开展的金融思想,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为中国革命夺取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党领导的金融事业走过了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产生了指导中国金融实践的一系列文件、政策和方针,形成了丰富的红色金融思想。党领导下的红色金融思想是党开展金融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被检验的思想创新成果,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构成了中国金融的红色基因。读史以明智,鉴往以知来。在建党百年之际,回顾红色金融脉络,传承红色金融基因,在全方位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才能牢记初心使命,践行金融为民,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建新功。红色金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金融实践活动。党在中国百年金融史上取得了光辉成就,为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打上了最鲜亮的底色。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金融(1921-1949年):金融为建立政权提供重要支持。革命战争时期,党对金融工作的正确领导活跃了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经济,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土地革命时期,党在中央苏区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统一领导金融工作,为争取“反围剿”斗争的胜利、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提供了重要支持。抗日战争时期,党在边区政府施政方略中科学部署财税金融工作,成功克服了日寇封锁造成的经济困难,有力保障了党领导的抗日胜利。解放战争时期,党通过集中和统一解放区金融力量,有效化解了解放区的财政困难,为取得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提供了坚强保障。在此阶段,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陆续提出成立国家银行、发行货币、减租减息等金融思想。这些早期的金融思想发展巩固了革命力量,不仅推动了战争的胜利和革命运动的开展,也形成了中国特色金融思想的雏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金融(1949-1978年):金融是举国体制的管理工具。新中国成立后,党采取有力措施先后接管官僚资本金融业,整顿和改造私营金融业,建立独立、统一的人民币本位制度,有效治理恶性通货膨胀,快速恢复国民经济秩序。彼时,国家正处于积贫积弱状态之中,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以集中统一的方式组织经济和社会资源,即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此呼应,这一时期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党对金融的领导方式也是围绕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进行的,金融成为党管经济的重要工具。“大一统”银行体制下,集中资金支持国营经济发展、工业化建设,发行新人民币,这一时期高度统一的金融机构、单一的金融体系是举国体制的一部分,在动员社会资金、集中社会资源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工业工程项目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顽强地搭建起了工业体系的大致轮廓。但由于金融思想根植于计划经济,并不断摸索以配合计划经济体制的顺利运行,致使这一阶段的金融思想多体现为行政条例和管理文件,金融监管制度也充满了行政管理色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期的金融(1979-2012年):金融是释放市场活力的主引擎。改革开放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金融以与中国经济发展最高适配性的金融供给为实践指引,逐渐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国有专业银行为骨干力量的金融组织体系,全面推进金融改革和开放,加强宏观调控和促进经济平稳发展,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金融市场改革和创新加速,金融法制和基础制度建设成效显著,国际金融合作加强。金融改革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中国金融开始显现出大国金融的一些特征。2005年前,中国金融整体上仍非常单一,传统商业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其他金融功能的实现形式没有突破性变化。股权分置改革于2005年启动,激活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促进并加快了金融的“脱媒”趋势,推动了金融结构的市场化改革。金融成为支持中国快速工业化走向世界的主引擎。新时代金融(2012年-至今):金融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党驾驭市场经济、运用金融的能力。利用金融的力量调控经济和社会运行,促进现代化建设,将国家经济目标与党的政治目标结合起来,实现惠及全体民众的发展,服务于党治国理政的目标。这一阶段,党领导的金融业是在世界经济发展背景下,在更大的时空范围中操控和驾驭资本,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正值世界经济格局剧变与全球化发展的关键时刻,金融所代表的货币资本、金融信用与党领导的政治优势、政治信用有机结合,通过党的领导实现不同属性的执政资源在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地区间的流动和整合,中国向世界展现了增强经济韧性、提高经济质量的中国金融解决方案。党的领导是金融事业发展的政治保障。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金融有着较强的政治属性,党的领导是金融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强大优势。中国共产党人提出金融工作要围绕党的工作重心开展的金融思想,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为中国革命夺取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管金融”成为新时代金融工作的根本遵循。在金融业规模持续扩张的背景下,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已经转变为供给侧结构性问题,调整优化金融体系结构才能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味着金融业的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都要进行调整;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为本。以人民为中心是金融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人民利益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金融价值观,更是中国金融人的事业追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金融的向往,就是中国金融人的奋斗目标。与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体系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体系更具有“人民性”。192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发起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会上通过了《农民银行问题决议案》,规定银行以“制止高利借贷,提倡平民储蓄,活跃地方金融,增进农工生活”为宗旨,充分体现了党领导下的金融工作是以人民为中心的。近年来,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可持续性被多次提上党中央议事日程,不断深化金融改革,目的在于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大力倡导发展的普惠金融、金融扶贫、小微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有效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也切实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普惠性。坚持问题导向是金融事业健康发展的方法论。金融业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从实践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目的是服务于经济发展。革命战争时期应苏区经济发展、民众生活改善的需要,具有战时金融特征的苏区红色金融体系得以建立;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条件下,逐利性的商业金融坚持利润至上的经营导向,盲目追求规模、追求效益造成对民生领域和经济薄弱环节资金投入不足。从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和矛盾来看,金融业适应性不够强,竞争力不足,普惠性不够仍是最根本的问题,同时,金融监管科技能力建设滞后,金融宏观调控的预见性仍有待进一步加强,金融体系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也亟需提升。加快解决以上这些问题不仅是金融业最大的政治任务,更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长久基石。紧扣现实逻辑是金融事业转型发展的实现路径。党领导下的金融始终理论联系实际,从现实出发为人民解决问题。新中国金融业的产生、发展和壮大的过程,是一个中外先进的金融经验、经济金融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实践表明,什么时候这个结合做得好,中国的金融业发展就顺利;什么时候忘了国情,脱离现实,盲目照抄照搬国外经验,迷信国外权威,中国的金融实践就会出问题。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并且在不同历史阶段被赋予了不同内涵。金融事业转型发展,紧扣现实的逻辑就是金融高质量发展必须与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实现良性互动,使金融高质量供给成为内外部需求的有效支撑,使金融创新供给助力“双循环”发展。在革命时期,党提出“解决广大农民的资金短缺”的金融主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红色金融赢得了最宝贵的信用。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红色金融始终保持“人民金融为人民”的鲜亮政治底色,聚焦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百姓民生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扛砥柱之力、领时代之先。党管金融、服务人民是中国金融发展历程的经验总结,也是未来金融改革发展的道路遵循。当前,国内经济社会步入新时代,内外部的变化对金融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使我国的金融抓住世界百年变革的机遇,助力国家振兴、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让人民真正过上美好的理想生活,中国的金融业还有很多改革发展任务需要完成。做好新时期的金融工作、走好新时代的金融长征路,必须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始终把政治过硬摆在突出位置,确保金融改革发展的方向明、路子正; 必须坚决落实党对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牢记心中,把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开放的任务落到实处;必须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将金融资源更多配置到制造业、“三农”、小微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有效弥补市场配置资源的不足,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必须不断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主动仗,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切实维护国家金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