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聚焦专业化和精细化领域 租赁行业进入整合发展新阶段
来源:金融时报 | 运晟融资浙大融资租赁研究中心 | 发布时间: 2020-12-22 | 872 次浏览 | 分享到:
    租赁行业的发展与整个宏观经济形势息息相关。在“十三五”收官之年,租赁行业进入转型发展深水期,脱虚向实、专注主业是租赁行业发展的基本逻辑,寻找发展新路径、谋求发展新动能成为租赁企业的普遍诉求。

  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

  在新形势下,根植于医疗、企业、节能等不同产业背景的租赁公司进一步加强了差异化、精细化管理,力求通过模式创新来应对疫情困境,并拓宽发展空间。例如,国药控股(中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租赁”)为配合国药企业“产业+科技金融”经营方式,进行了一系列布局,如主营业务的融资租赁和经营性租赁以及保理服务等。

  可以看到,整个租赁行业的高度同质化竞争促使租赁公司必须走专业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行业内的租赁公司正基于自身禀赋深耕市场,从长远看,不同类型的租赁公司差异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不同类型租赁公司之间的合作空间也更加广阔。

  虽然疫情给租赁公司带来的冲击已在缓释中,但在强监管环境下,行业进入转型、分化、巩固、整合发展的新阶段。在新监管秩序下,租赁行业呈现出专业化、差异化、科技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而在确保租赁业务和经营管理合规到位的同时,租赁公司的发展也将呈现不同的战略选择。

  有业内人士认为,下一个阶段,租赁业的发展要实现新的“四化”,即专业化、产能化、融合化以及科技化。要专注细分行业,专注单个领域并形成自己的能力,要垂直开发客户,发展投融资一体化的服务模式。

  寻求数字化转型之道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的必选项之一,租赁公司也不例外。

  “产业数字化增加值占数字经济比重达到80.2%,制造业已经成为数字经济的一个主战场,但在融资租赁行业,数字化转型仍比较欠缺。”中国融资租赁(西湖)论坛研究员陈奥杰坦言,目前,融资租赁行业的数字化应用仅停留在简单的建设数据管理系统、内部管理系统等层面,没有更深层次的开发和应用。

  究其原因,一方面,与C端业务客群庞大不同,因融资租赁业务多为B端业务,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存在一定限制;另一方面,竞争驱动、市场压力是促进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因素,然而租赁公司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动力相对欠缺,行业内也尚未出现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公司来引领和带动整个行业的数字化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数字化转型会对公司固有的文化和组织架构形成较大的冲击,必须将数字化转型理念融入到公司经营的文化理念中。此外,人才的稀缺也给租赁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带来了较大困难。

  陈奥杰认为,租赁业为更好地融入数字经济发展,把握数字化发展机遇,需要在两个层面发力,一是积极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所形成的新投资机会;二是借助信息通信技术实现企业运作效率的再提升和业务模式的再塑造。

  简单来说,租赁公司可以将金融科技应用在租前、租中、租后的全生命周期当中,通过金融科技优化流程,提升风控能力。例如,在租中可以运用智能客服、智能催收等来进行风险监测与预警。

  强化专业化风险管理

  业内人士认为,租赁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摒弃了早期的发展思路,现在只聚焦于专业化、精细化领域,全方位提升专业化的风控、科技、经营能力。

  在提升风控能力方面,国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首席风险官时永坤认为,租赁公司全面建设风险管理体系有三个重点考量的因素,一是自身的资源优势,租赁公司的背景资源决定了行业的优势,也决定了客户群体的选择以及租赁资产的投向;二是资产管理和资产处置优势,如产业系租赁公司或央企下属的租赁公司,业务开展较银行系公司更有优势,在资产管理上可以及时跟踪,在发现风险时快速回收和处置;三是人才的优势,风险管理的能力来自于人才,人才储备决定了能开展什么样的业务。

  回看金融租赁行业的数据,2016年,金融租赁行业的不良率低于1%;而近3年从单个机构不良率变动情况来看,呈现出上升趋势,例如华融金租2017年至2019年租赁总资产不良率分别为1.01%、1.23%和1.31%。

  事实上,受到外部复杂经济环境的影响,租赁行业存在的市场渗透率低、业务同质性强、数字化能力弱等共性问题集中显现,令其整体的风险管理压力陡增。

  时永坤也强调,风险偏好、风险收益、资金成本、资产总和以及行业配置五个方面互相制约和影响,也决定着租赁公司的风险管理目标,如果公司的融资成本过高,会制约项目的收益要求,而收益高,选择的风险偏好也会高一些。租赁公司必须树立清晰的风险管理目标,同时,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包括客户群体和租赁资产选择、业务模式选择、资源匹配和行业准入标准选择等。